德国G.R.A.S. 43AC-S1人工耳
由丹麦声学Gunnar Rasmussen于1994年创立,GRAS Sound&Vibration是声音和振动行业的者。我们为声学测量精度和重复性至关重要的行业开发和制造先进的测量麦克风和相关设备。这包括为航空航天、汽车、音响、消费电子和其他高要求行业的客户提供的应用和解决方案。
我们的测量话筒是为支持研发、质量保证和生产的关键领域而开发的,因此必须经过*的测试。通过一系列“高加速寿命测试”,GRAS话筒的设计达到了我们客户所期望和信任的高质量、耐用性和准确性。
产品范围:
丹麦G.R.A.S.前置放大器、G.R.A.S.传声器、G.R.A.S.声级校准器、G.R.A.S.声强传声器、G.R.A.S.、G.R.A.S.声强探头、G.R.A.S.活塞发声器、G.R.A.S.电话测试头、G.R.A.S.低频校准器、G.R.A.S.电源模块、G.R.A.S.声学换能器。
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来恢复、提高及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近二十多年来,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人工耳蜗进展很快,已经从实验研究进入临床应用。现在*已把人工耳蜗作为治疗重度聋至全聋的常规方法。人工耳蜗是目前运用成功的生物医学工程装置。
人工耳蜗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800意大利Volta发现电刺激正常耳可以产生听觉。1957法国Djourno和Eyries*将电极植入一全聋病人的耳蜗内,使该病人感知环境声获得音感。60-70年代,欧美等国的科学家也成功地通过电刺激使耳聋病人恢复听觉。通过人和动物模型的研究发现,电刺激诱发出的听觉的特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动态范围窄,响度增长陡峭及时阈音调识别差等。1972美国House-3M单通道人工耳蜗成为一代商品化装置。从1972年至80年代中期共有1000多名使用者。1982澳大利亚Nucleus22型人工耳蜗通过FDA认可,成为*首先使用的多通道耳蜗装置。现在世界上主要的耳蜗公司是澳大利亚的Cochlear,奥地利的MedEl和美国的AB公司。至2010年初,*有十几万聋人使用了人工耳蜗,其中半数以上是儿童。
多道人工耳蜗植入在我国开展已经开始于1995年,这项技术已经较为成熟。随着人工耳蜗植入工作的开展,病例数量的增加,适应证范围的扩大,一些特殊适应证的耳聋病例的人工耳蜗植入的疗效和安全性也得到了证实,使人工耳蜗植入的适应证进一步扩大。例如:术前*没有残余听力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内耳畸形和耳蜗骨化病例的人工耳蜗植入;合并慢性中耳炎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小龄耳聋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高龄耳聋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
型号
GRAS 12AB
GRAS 12AB
GRAS 12AC
GRAS 12AC
GRAS 12AC
GRAS 12AD
GRAS 12AD
GRAS 12AG
GRAS 12AG
GRAS 12AK
GRAS 12AK
德国G.R.A.S. 43AC-S1人工耳